几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的浅见:
》》在研磨了几道砥石后,我们发现环首刀的弹性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否表明着此环首刀是包钢复合工艺,也就是钢在外铁在内,表面钢铁削减所造成的呢?
———弹性下降的原因可可能是铁元素化学反应后流失,使材料分子结构产生缺陷,外加交互性运动施力的校正,破坏了原金属相对稳定的结构而产生。 而对于包钢猜想个人投发对票,包钢所包的钢通常为质软的精铁,而汉精鐡的来源,一为自然获得如殒铁和含碳量小于0.03%的鐡矿原石,二为锻打后脱杂脱碳的加工品。这两种都为难得稀贵材料,环首刀做为当时量产的兵器多不可能采用这样费力稀缺的材料;二环刀结构讲当时还是以刺击功能为主,韧性要求相对不是很高,如果锻打最后阶段采用横向包折方式,其形成的栋以足够满足当时韧性需要,没有必要采用包钢形式。同时从在其它一些资料研究的汉剑来看,中心断面碳化较表层严重的现象来看,其内部材质含碳应大于皮层材质,此现象与包钢目地方法明显有出入,以此类推本人认为此剑包钢观点可能不成立。
》》此刀有三段不同的硬度,刀尖向环手位置480毫米处为前段,480至600毫米处为中段,600至1000毫米处为后段。环首刀中段硬度最高—HRC58;前段的硬度次之—HRC55,后段部位的硬度最小—HRC50。这些是自然形成还是工艺所至呢?如果是特殊工艺,那又出于什么原因呢?
———这种现象与今天大多刀剑作坊出的现象相近,主要出在加温炉和加热方式上,当火量面积小于刀剑长度,抽拉加温时总是会出现温度差问题,温度高的淬火成马氏体,温度低点的成索氏体、托氏体之类硬度相差不等。
———这把环首刀始终没有出现烧刃,是因为技术?还是因为战火(火烧造成退火现象导致刃部淬火纹路消失)?还是因为本身烧刃幅度较窄,加上年代久远腐蚀严重,导致刃部残缺,烧刃尽失呢?
———烧刃技术从相关文献来看在汉时大概还没有出现,三国时的刀匠在淬方面才开始意识到介质对硬度的影响,到南北朝才有了双液淬火技术,在汉恐怕还没有发明烧刃技术才对!
———此环首刀刀尖锻打纹理不同于后期的明清刀剑,此刀刀尖前段纹理没有折回,成为切断式纹理,是否当时还没有产生折回的锻造技术?这与研磨师在2005年研磨的一把宋代削刀有所类似。
———个人看法,汉时钢铁冶炼还处在炒钢阶段,无法于后的宿钢法比.因炒钢的含碳和杂质较多在折打焊合中融合能力不足,如用折回方式可能会产生内折挤压层开现象,影响刀品质而没有采用此法做刀.另真正严谨的刀匠在折回方式上会采用热錾后反面折回方式煅打,这样刀纹顺畅品质好而不产生折回纹.
(以上均为个人看法,望版主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