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心斋-古董兵器研究修复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藏品修复与保护之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 17:2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藏品修复与保护之关系

作者:莫鹏
"藏品修复与保护之关系",就该题目来说,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较难把握准确的论题,因为难就难在对于"保护"一词的涵义到现在为止,仍有理解上的不一致,理解的角度不同,藏品修复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也就有所不同。
关于"保护"一词的涵义,目前在文博系统中,主要是存在着四种观点:
第一,认为"文物保护(不是化学保护)是属于政策性的,是以法令法规为核心,以文物实体为对象,涉及政治、刑律、环保、旅游等领域。具体到文物系统,文物保护要从发掘、提取、修复和化学保护,到馆藏、陈列、展出以及包装、运输等各个工作环节的管理和实施中得以体现。"因此,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文物修复和文物保护是两个紧密关联的内涵不同的名词","文物修复是一门具体的专业学科,从属于文物保护,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①。
第二,认为"藏品保护的基本任务是减缓藏品的自然老化,防止机械性损伤和物化生物因素的破坏,使藏品保持固有的面貌"。因此,他们认为,"藏品保护工作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控制环境,把文物放在较适宜的环境中;其次是修复。科学的保养及修复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前者,后者是徒劳的;修复了的藏品放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会继续损坏"②。
第三,认为"对已损文物进行技术处理,使其病害消除,劣化现象受到控制,毁损得以恢复的工艺过程为文物修复","文物保养是为阻止或延缓文物劣化变质而采取的防护性技术措施"。因此,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文物保护技术的核心,是修复和保养,即治和防两方面","文物修复是被动的,而文物保养是主动的"③。
第四,"至今还沿用一种习惯的概念,将我国传统的文物修复工艺,称为修复。而将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已损文物进行技术处理,运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消除病患,控制劣化变质、维护文物原状的工作,称为保护或保养"④。
笔者认为,"文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技术"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文物保护技术"指的是在保护文物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文物保护"工作则是一个范畴很大的系列工作,它牵涉到的面很广,它所包含的工作内容也很多,它不但包括了"科学技术保护"工作而且还包括了"行政保护"工作和"管理保护"工作。"科学技术保护"是以技术的手段来加以保护的;"行政保护"是从行政监督的手段来加以保护的;"管理保护"是从日常的管理工作手段来加以保护的。另外,"保护"工作的内容又可以分为广义上的保护和狭义上的保护,本次会议主题上的"藏品保护"则属于狭义上的保护范畴,它是要求单从藏品方面的保护工作来加以论述的。"藏品保护"工作中"技术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藏品的保养、修复、复制、包装等;"藏品保护"工作中"行政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与藏品有关的各类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贯彻落实;"藏品保护"工作中"管理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与藏品保护有关的日常管理工作,如藏品的收藏、定级、提取、陈列、研究、搬运等。由此可看,"文物保护"不单只属于政策性的,它还需要具体的工作内容来实施的。"藏品保护"也不仅仅只包括了"保养"和"修复"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修复过程中,虽使用了化学的、物理的手段,但它们仍属于文物修复工作的内容,只不过是溶进了新的工艺和材料,这是传统的修复工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必然趋势。笔者是赞成上述第三种观点中关于"保养"(或称为"防护"更为妥贴)和"修复"这两个动词的区分方法的。
如按照笔者上述之区分方法,那么,"藏品修复"与"藏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藏品修复"与"藏品保护"系列工作中诸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下面仅就与本次会议主题关系较为密切的其中两种关系加以论述。
一、藏品修复与行政保护之关系
在藏品修复与行政保护之关系中,藏品的行政保护工作是首要的,它是处在主导地位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来规范着人们日常一切与藏品有关的行为,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要以有利于藏品的保护为准则。解放以来,我国制定的与藏品保护有关的法律、刑律、条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就有数十份(条)之多,而且还不包括各省、市、县级政府根据中央精神所制定的适应本地区的有关文件,所有这些文件,都规范着藏品的收藏、提取、研究、陈列、保养、修复、复制、运输等具体工作的行为。在藏品修复的工作上,为保证修复工作在确保藏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而规范地进行技术性的保护工作,它对藏品修复工作规定了几条原则:"首先,采用新的藏品修复技术,应经过实验,经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评审鉴定后才能推广运用;其次,文物的修复不能随意改变文物的形状、色彩、纹饰、铭文;第三,文物修复前后要做好照相、测绘记录,修复前要由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制定修复方案,做好修复配方、用料、工艺流程等记录并归入档案;最后,一级藏品的修复方案应按规序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⑤。这几条原则制约着藏品的修复工作必须要以保护藏品为前提,任何违反藏品修复原则的行为,对藏品的修复,都必定是徒劳无功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它不但不能起到保护藏品的作用,而且还会导致藏品的损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历代政府的腐败无能,他们不重视文物的保护工作,藏品保护也没有严格的规定,藏品的修复工作无章可循,唯有任由藏品拥有者根据个人的喜爱厌恶和需要来进行处理,致使大量的藏品受到破坏,其中珍贵的藏品为数不少。我们以青铜文物藏品的修复为例,过去的青铜文物藏品的修复行为,主要地是由古董商人自己或聘用的修复工匠来进行的,他们为了迎合收藏者的需要,从中获取丰厚的利盈,采用拼凑、改造、增刻等手法来改变了藏品的形状、色彩、纹饰、铭文等,如民国年间,由于当时市场上青铜镜的售价低,为了提高经济价值,北京的古董行业里就有人把一件完整的唐代铜镜改造成为两件仿商代兵器,一件叫蚩尤大刀,另一件叫兽面纹钺;又如近年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科技人员在对院藏青铜器进行鉴定时,他们通过利用X射线无损伤检测手段,发现他们故宫所收藏的"龙虎有銎戈"原来竟是利用了矛、銎、剑刃这三件残破的青铜器经过拼凑而成为一件造型奇特的兵器;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亚虎相父乙"卣,该卣原应有盖和木梁的,后来缺失提梁和盖,修复者不是补配缺失的提木梁和盖,而是干脆在原提木梁的饰环上加上两个环,把卣改装成为壶了,等等。像这样在修复工作期间破坏藏品的情况,民国年间相当严重,而且工艺精湛,达到以假乱真之地步,同时,又由于他们修复时从保密出发,从来都不作任何记录,也不向外人透露,因此,至今仍有部分经过他们拼凑、改造、增刻的青铜器被当作珍贵的文物而收藏在国内外一些博物馆或私人手中,这样也不利用藏品的保护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都十分关心、重视藏品的保护工作,一方面把过去那些在藏品修复工作上具有一定特殊技能的工匠安排到博物馆(院)或有关的文物考古单位里工作,让他们为社会主义的文物事业继续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他们通过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文物保护的政策和法令,端正了思想,从而迅速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的文物修复专家,为我国各地的文博单位修复了大量的文物藏品。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战国青铜瓿,出土时是破烂不堪的,六十年代中期经北京故宫文物修复专家赵振茂老师修复后,至今仍完整无缺地收藏在馆里。同时,国家又采取师带徒或举办学习班、培训班的形式,让他们为我国各地的文博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年青一代的文物修复专业人才,壮大了文物修复队伍,据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1991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在文博单位从事各种文物修复的专业人员为303人,其中专职的为240人,兼职的为63人,这比解放初期的二、三十人增加了差不多十倍,他们在全国各地承担起文物的修复工作,为藏品保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国家又多次行文,强调要加强文物的保护工作:1950年初至1960年之间,国家多次发文提出要加强藏品的保管工作,严禁破坏和损毁及散佚文物藏品; 1961年3月,提出了"在进行修缮、保养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恢复原状或者保存现状的原则"⑥,这条原则当时虽然是针对古建筑、石窟寺、石刻、雕塑等来讲的,但后来也成为所有文物修复工作必须要遵循的原则;1962年8月,国家文物局根据当时各地博物馆的情况, 向全国的文博单位提出了"有条件的博物馆应逐步开展藏品的研究、鉴定和修复、保养技术、保管方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提倡向专家、技师虚心求教,尊重师长;专家、技师也要认真做好带徒弟,传知识、传技能的工作"⑦ 。1978年1月, 国家文物局在制定的《博物馆藏品保管试行办法》中第一次把有关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中"藏品的保护、修复和复制"工作以专题的形式分五点内容加以叙述,对藏品修复工作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原则, 该原则在1986年6月文化部印发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得到了修改,充实和加强⑧。等等。所有有关藏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条文,在各个时期,都严格地制约着藏品的修复工作,使藏品修复工作从无章可循走上有章可循。修复工作者在对藏品进行修复时,只要按照这些原则的有关规定去开展工作,就可以避免藏品在修复过程中受不必要的损坏。所以说,在藏品修复与藏品的行政保护之关系中,藏品的行政保护是主要的,藏品的修复是受到行政保护所制约的。
二、藏品修复与藏品保养之关系
藏品修复与藏品保养工作是一对同属于藏品保护系列工作中技术保护工作的两个方面内容,它们是技术保护工作的核心。关于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它们各自工作的性质来加以分析。
藏品修复工作的性质是什么呢? 就是"运用科学方法,清除文物的后天的附加物或修补残缺部分,以恢复其固有的风貌,保护它的完整性,使文物藏品延长寿命"⑨。藏品保养工作的性质是什么呢? 就是"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外界因素对藏品的破坏,尽可能地控制藏品自身变化,使藏品'益寿延年'"⑩。根据这两段论述,笔者认为,用医学上的术语来说,"藏品保养"是以"预防"为目的的,"藏品修复"是以"治疗"为目的的, 在藏品保护工作中, 我们只要做到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藏品就可以永远(起码长时间内)保持住自己固有的面貌,"延年益寿"了。关于藏品修复与藏品保养之关系,《中国博物馆学概论》中是这样论述的:"科学的保养及修复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前者,后者是徒劳的;修复了的藏品放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会继续损坏。"
相辅相成是藏品修复与藏品保养之关系的主要特征,但藏品保养工作的好坏又是决定了藏品是否需要进行修复的关键,藏品日常的保养工作做得好,就不会发生藏品损坏的事故,也就不必需要进行藏品的修复工作了。但如果藏品日常的保养工作做得不好,藏品就会容易受到损坏,那么,不但原来完好无损的藏品需要修复,那些已经修复好的藏品也需要重新修复。如我省某一专门类博物馆里收藏有一件在全国同时期文物中比较罕见的西汉前期的"大铁鼎",该"大铁鼎"出土时虽锈蚀严重,但部分地方仍有极微量的铁芯,修复人员曾用硝酸银检测法,测得其带有少量的氯离子,后来在修复的过程中,经过使用纯水反复浸泡清洗后,测得氯离子消失,再经刷涂缓蚀剂处理,最后用环氧树脂对裂缝进行加固。原以为是控制了其继续产生裂纹的,但该"铁鼎"放置在展厅的玻璃柜里陈列期间,铁鼎表面仍继续出现裂纹,修复人员又先后进行了数次处理,但仍然没有控制住裂纹的产生,而且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器物的变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该"铁鼎"自身内部不稳定的因素以外,恶劣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广州地区气候高温多雨,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梅雨季节更为严重),早晚气温反差较大。铁鼎出土修复后早期是露放在室内环境中的,后期虽然放在展柜中但也没有全密封,更没有和恒温恒湿设备。我们知道,"铁鼎"在墓葬里的时候,虽受地下水的影响,但环境变化不大,它已与周围的环境基本达到平衡,产生适应,因此,虽有继续变化,但变化是缓慢的。当"铁鼎"从墓里发掘出来后,虽经修复处理,但未能及时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让其在大自然的环境里不断地随着气候的一冷一热,一潮一干的反复变化,这样就必然地会诱使"铁鼎"内部不稳定的因素加速变化而导致继续产生裂纹,如按现在变化的速度来推算,用不了多少年后,整个"铁鼎"就会垮掉。但假如该"铁鼎"出土经修复处理后,我们立即把它放置在一个全密封的玻璃柜里,充进惰性气体,并在"铁鼎"的底部垫上不防碍陈列美观的物体以减轻腿部的承重力,再把它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这样,恐怕就可以防止或减缓其继续产生裂纹,就可以延长"铁鼎"的寿命了。仅此一例,我们就可以看到,控制环境,加强环境的防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决定着藏品能否继续保持其固有的面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藏品修复与藏品保养之关系中,藏品保养是起决定作用的,但藏品修复也存在着一定的反作用的,这种反作用主要是表现在我们在藏品保养期间,对已损坏的或正在受到损坏的威胁的藏品如果不立即进行修复处理,就算有更好的环境,若干年后,那些残破的碎片也有可能掉失,损伤面可能会扩大,那些威胁着藏品安全的物质也有可能会把藏品毁坏,使藏品保养工作前功尽弃。前几年我省某馆新馆建成筹展期间,筹展人员送来了几件过去虽经多次修复,但目前仍有残缺不全的陶质文物藏品,有些甚至是一级品。修复人员为了寻找复原依据,查阅该藏品三十多年前出土时的原始记录、绘图和照片资料,发现原始资料上的藏品出土时虽己残破,但碎片较为齐全,现在却是残缺不全,估计其原因主要是藏品在日常保养过程中,因搬动、碰撞或其它原因而不慎造成损坏,由于未能立即进行修复或虽经修复而因粘接不牢致使碎片在日后的保管中掉失,侥幸的是该器都有原始的资料记录,为修复人员的修复复原工作提供了依据。因此,《中国博物馆学概论》中强调指出:"对于博物馆藏品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损坏的应及时修复"⑾。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藏品保养对藏品修复工作的决定作用,同时也看到了藏品修复工作对藏品保养存在着一定的反作用,因此,他们都非常重视藏品保护工作中的技术保护工作,落实《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建立起科学技术保护实验室和文物修复室,这对藏品在收藏期间的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
通过以上两种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藏品保护"工作是一项内容广泛的工作,它牵涉到与藏品有关的方方面面工作,在这方方面面的工作关系中,行政保护是主要的,它制约着与藏品有关的各方面工作的行为,藏品的保养和修复工作必须要以符合行政保护所规范的藏品保护原则为出发点。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行政保护的措施,另一方面也要正确处理好保养工作和修复工作之间的关系, 控制环境对藏品造成的危害, 加强"预防"工作,提高"治疗"质量,对藏品的修复工作,要做到随损随修,这样,才能够把祖宗遗留下来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完整地传给子孙后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涤心斋古武备 ( 冀ICP备2021002448号 )

GMT+8, 2024-11-11 03:48 , Processed in 0.092948 second(s), 16 queries .

Copyright @ 2004-2015 www.dixinzh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